archsetup2024
差别
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archsetup2024 [2024/08/26 14:00] – 创建 liuf | archsetup2024 [2025/02/26 09:00] (当前版本) – [新系统配置] liuf | 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+ | ====== Arch Linux 配置笔记(2024 版) ====== | ||
+ | |||
+ | |||
这篇文档记录我在 ThinkPad T14p 上配置 Arch 的过程。 | 这篇文档记录我在 ThinkPad T14p 上配置 Arch 的过程。 | ||
- | ====== 缘起 | + | ===== 缘起 ===== |
2024 年 4 月下旬,我去青州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攻防比赛,其中需要有大量使用虚拟机的场景,本身课程就需要 Windows 和 Linux 同时使用,主要的系统就是 Windows,而我的主系统是 Linux,有更多的切换需求。之前的联想 yoga14s 的 16G 内存很快捉襟见肘,把我系统卡死好多次。眼看实在没办法,我下单购买了 ThinkPad T14p,32G 内存,集显,并把之前的电脑回收掉了。新电脑到手后,我没等完成 Windows 的引导就格掉硬盘安装了 Fedora,我总体对 Fedora 比较满意,它陪我度过了参加 CTF 学习与比赛的日子。但近期工作后遇到过一些稳定性的问题,比如经常睡死,令我非常苦恼。终于在 2024 年 8 月 21 日,把之前的内容进行了备份,重新安装了 Arch Linux,在新电脑上有些新的配置,在此写文档记录。 | 2024 年 4 月下旬,我去青州参加单位组织的网络攻防比赛,其中需要有大量使用虚拟机的场景,本身课程就需要 Windows 和 Linux 同时使用,主要的系统就是 Windows,而我的主系统是 Linux,有更多的切换需求。之前的联想 yoga14s 的 16G 内存很快捉襟见肘,把我系统卡死好多次。眼看实在没办法,我下单购买了 ThinkPad T14p,32G 内存,集显,并把之前的电脑回收掉了。新电脑到手后,我没等完成 Windows 的引导就格掉硬盘安装了 Fedora,我总体对 Fedora 比较满意,它陪我度过了参加 CTF 学习与比赛的日子。但近期工作后遇到过一些稳定性的问题,比如经常睡死,令我非常苦恼。终于在 2024 年 8 月 21 日,把之前的内容进行了备份,重新安装了 Arch Linux,在新电脑上有些新的配置,在此写文档记录。 | ||
- | ====== 系统安装 | + | ===== 系统安装 ===== |
- | ===== 网络配置 | + | ==== 网络配置 ==== |
依旧是使用 '' | 依旧是使用 '' | ||
行 19: | 行 22: | ||
之后输入密码即可。我这次安装使用的无线热点,因为单位里的无线网络进行了 MAC 地址绑定,我也不知道怎么在这一步进行 MAC 地址欺骗。 | 之后输入密码即可。我这次安装使用的无线热点,因为单位里的无线网络进行了 MAC 地址绑定,我也不知道怎么在这一步进行 MAC 地址欺骗。 | ||
- | ===== 主体安装 | + | ==== 主体安装 ==== |
我直接使用的 '' | 我直接使用的 '' | ||
行 33: | 行 36: | ||
因为我确定了要使用 GNOME,我在 Profile 这一步直接选好了桌面环境,这样重启后直接会进入 GDM。另外目前引导系统在脚本中默认为 systemd-boot,我第一次安装的时候试了试,还是不熟悉,第二次安装选择了我熟悉的 Grub。 | 因为我确定了要使用 GNOME,我在 Profile 这一步直接选好了桌面环境,这样重启后直接会进入 GDM。另外目前引导系统在脚本中默认为 systemd-boot,我第一次安装的时候试了试,还是不熟悉,第二次安装选择了我熟悉的 Grub。 | ||
- | ====== 系统配置 ====== | + | ===== 系统配置 ===== |
- | + | ==== 声音 | |
- | ===== 快照 | + | 之前没遇到过这种问题,这一次(2025-02-21)安装遇到了,没有声音,无法识别声卡设备。Pipewire 的安装与之前没什么两样,属于突然出现的问题。后来经过搜索并尝试,发现安装 '' |
+ | ==== 快照 ==== | ||
之前用 Fedora 的时候,我了解了 btrfs-assistant 这个图形化管理工具,甚至集成了 Snapper 的前端,让我一下子省去了配置 Snapper 的那些麻烦的操作。这次我依旧希望使用它。安装 btrfs-assistant 这个包之后,还需要安装 snapper 包,不然 Snapper 相关的标签页不会显示。 | 之前用 Fedora 的时候,我了解了 btrfs-assistant 这个图形化管理工具,甚至集成了 Snapper 的前端,让我一下子省去了配置 Snapper 的那些麻烦的操作。这次我依旧希望使用它。安装 btrfs-assistant 这个包之后,还需要安装 snapper 包,不然 Snapper 相关的标签页不会显示。 | ||
行 43: | 行 47: | ||
为了方便自动进行快照,安装 '' | 为了方便自动进行快照,安装 '' | ||
- | ===== 指纹 | + | ==== 指纹 ==== |
之前 Fedora 上装好后就可以录入指纹,第一次使用之后感觉挺方便的。在 Arch Linux 上配置指纹,直接安装 '' | 之前 Fedora 上装好后就可以录入指纹,第一次使用之后感觉挺方便的。在 Arch Linux 上配置指纹,直接安装 '' | ||
行 55: | 行 59: | ||
如果希望图形界面要求提权的时候使用指纹,我的方法是把 '' | 如果希望图形界面要求提权的时候使用指纹,我的方法是把 '' | ||
- | ===== 电源配置文件 | + | ==== 电源配置文件 ==== |
安装 '' | 安装 '' | ||
行 63: | 行 67: | ||
</ | </ | ||
- | ===== 字体 | + | ==== 字体 ==== |
安装后的字体还是有些问题的,不好看是一方面,而且中日韩的顺序又给弄混了,比如“关”字的显示。依旧按照 [[https:// | 安装后的字体还是有些问题的,不好看是一方面,而且中日韩的顺序又给弄混了,比如“关”字的显示。依旧按照 [[https:// | ||
- | ====== 软件配置 | + | ==== 佳能 TS6280 打印机 ==== |
+ | |||
+ | 今天因为需要打印,定下心来研究一下配置。有些发行版不用配置就能直接打,比如 Fedora、Debian,Arch 不在此列,每次都需要耗尽心神碰运气。但愿今天这是最后一次。 --- // | ||
+ | |||
+ | 首先要确保安装了 '' | ||
+ | |||
+ | 今天进行了安装尝试,确定了关键的问题点。就是安装 '' | ||
+ | |||
+ | 这次执行 '' | ||
+ | |||
+ | ==== TS6280 扫描功能 ==== | ||
+ | |||
+ | 我参考了[[https:// | ||
+ | |||
+ | 关键是安装了 '' | ||
+ | ===== 软件配置 ===== | ||
- | ===== fcitx5 | + | ==== fcitx5 ==== |
从原理上讲有多种方法,Arch 里和其他系统不大一样。首先安装 '' | 从原理上讲有多种方法,Arch 里和其他系统不大一样。首先安装 '' | ||
行 85: | 行 104: | ||
****经过尝试 '' | ****经过尝试 '' | ||
- | ===== NetworkManager | + | ==== NetworkManager ==== |
- | ==== MAC 地址欺骗 | + | === MAC 地址欺骗 === |
这对我来说是个大问题,因为公司的无线网绑定了 MAC 地址,重新安装后默认是随机 MAC 地址,导致我一直无法联网。查了一些办法,比如命令行,~macchanger~ 包等,都没有解决问题。后来经过测试,NetworkManager 图形配置那里就有这项功能。 | 这对我来说是个大问题,因为公司的无线网绑定了 MAC 地址,重新安装后默认是随机 MAC 地址,导致我一直无法联网。查了一些办法,比如命令行,~macchanger~ 包等,都没有解决问题。后来经过测试,NetworkManager 图形配置那里就有这项功能。 | ||
行 93: | 行 112: | ||
在设置窗口的 Wi-Fi 这一项,在下方可见网络那里找到需要配置的 SSID,点击齿轮打开详细设置窗口,在身份选项卡中,第四项是“克隆的地址”选项,把需要克隆的 MAC 地址输入进去就行了。之后点击应用,再次连接 MAC 地址就变过来了。通过查看 '' | 在设置窗口的 Wi-Fi 这一项,在下方可见网络那里找到需要配置的 SSID,点击齿轮打开详细设置窗口,在身份选项卡中,第四项是“克隆的地址”选项,把需要克隆的 MAC 地址输入进去就行了。之后点击应用,再次连接 MAC 地址就变过来了。通过查看 '' | ||
- | ==== 关闭连通测试 | + | === 关闭连通测试 === |
当配置了 V2RayA 之后,可能会影响连接检查,造成托盘图标的网络标志上多了一个问号,不影响使用,但看上去挺别扭。方法之前记过,再写一次:添加一个 '' | 当配置了 V2RayA 之后,可能会影响连接检查,造成托盘图标的网络标志上多了一个问号,不影响使用,但看上去挺别扭。方法之前记过,再写一次:添加一个 '' | ||
行 104: | 行 123: | ||
再次启动的时候就不会显示问号了。 | 再次启动的时候就不会显示问号了。 | ||
- | ===== Libvirt 迁移 | + | ==== Libvirt 迁移 ==== |
这是一个大问题,因为我办公内网环境只有 Windows 的驱动,因此只能跑在虚拟机中。如果要从零开始配置还要联系工程师要一个临时的密码,比较麻烦。我重装之前还专门去查了迁移的方法,到用的时候也没用上。目前可以让之前的虚拟机顺利在新系统上运行了,但之前的快照就没了,怎么迁移快照我还没弄明白。 | 这是一个大问题,因为我办公内网环境只有 Windows 的驱动,因此只能跑在虚拟机中。如果要从零开始配置还要联系工程师要一个临时的密码,比较麻烦。我重装之前还专门去查了迁移的方法,到用的时候也没用上。目前可以让之前的虚拟机顺利在新系统上运行了,但之前的快照就没了,怎么迁移快照我还没弄明白。 | ||
行 110: | 行 129: | ||
首先备份原系统的镜像,默认位置在 ~/ | 首先备份原系统的镜像,默认位置在 ~/ | ||
- | ===== 新系统配置 | + | ==== 新系统配置 ==== |
- | 安装 | + | 安装 |
<code bash> | <code bash> | ||
行 130: | 行 149: | ||
<code bash> | <code bash> | ||
- | sudo virsh net-list | + | sudo virsh net-list |
- | sudo virsh net-start default | + | sudo virsh net-start default |
- | sudo visit net-autostart default # 此时 Autostart 状态变为 yes | + | sudo virsh net-autostart default # 此时 Autostart 状态变为 yes |
</ | </ | ||
在新的系统配置好后,把镜像文件复制进相同的目录中。在 virt-manager 里点击“创建新虚拟机”,选择“导入现有磁盘映像”,在之后的窗口中选择好系统的种类,然后可以配置一下 CPU 和内存的大小,还能在启动前对具体配置进行修改,比如再把 Public 共享文件夹添加回去。之后在我这里,之前的虚拟机可以正常运行了。 | 在新的系统配置好后,把镜像文件复制进相同的目录中。在 virt-manager 里点击“创建新虚拟机”,选择“导入现有磁盘映像”,在之后的窗口中选择好系统的种类,然后可以配置一下 CPU 和内存的大小,还能在启动前对具体配置进行修改,比如再把 Public 共享文件夹添加回去。之后在我这里,之前的虚拟机可以正常运行了。 | ||
- | ===== 微信 | + | ==== 微信 ==== |
使用 AUR 安装 '' | 使用 AUR 安装 '' |
archsetup2024.1724652000.txt.gz · 最后更改: 2024/08/26 14:00 由 liuf